安全联盟
二维码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企业之窗 >> 行业资讯 >> 阅读文章

能源10年:保障与调整之间的平衡

2012-11-10 16:38:27 来源:《电力电子技术》网站 浏览:2668

    目前,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增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过去10年,我们初步建立了优化传统能源结构,大力拓展新能源领域,开展互利互惠国际合作的能源战略,并付诸实施。不过,全球能源仍有可能出现激烈争夺的局面,为此,我们必须超前准备。

中国能源“壮士断腕” 优化结构成果显著
  能源,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脉。近10年来,我国能源供给能力由弱变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不仅如此,我国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日益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异军突起,能源发展逐步走上一条绿色之路。

建立完备的能源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和能源供应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更重要的是,能源的消费和生产结构日益优化,初步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为保障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其中,原煤产量35.2亿吨,原油产量稳定在2亿吨,成品油产量2.7亿吨。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达到1031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10.6亿千瓦,年发电量4.7万亿千瓦时。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较快。石油管线长度超过7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线长度达到4万公里。电网基本实现全国互联,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17.9万公里。国家石油储备一期项目建成,能源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而到2011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8%,每年减排二氧化碳6亿吨以上。
  日前,以中亚天然气为主供气源,经过我国10省区的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在北京、新疆、福建同时开工。据了解,“西三线”工程将年供应天然气300亿立方米,我国又多了一条能源大动脉。
  更重要的是,有关人士表示,实施“西三线”工程,将进一步增强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把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提高1至2个百分点。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亿吨、二氧化硫144万吨、粉尘66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能源发展也面临诸多大的挑战。首先,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5%。其次,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增长过快,保障能源供应压力增大。最重要的是,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逐年下降。
  数据显示,2006—201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7%,实现节能7.1亿吨标准煤。
  不仅如此,能源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
  “壮士断腕”整顿关闭小煤矿,使煤炭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淘汰落后小火电机组8000万千瓦,每年可由此节约原煤6000多万吨。2011年,全国火电供电煤耗较2006年降低37克标准煤/千瓦时,降幅达10%。
  同时,我国还加快了采煤沉陷区治理,建立并完善煤炭开发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2011年,原煤入选率达到52%,土地复垦率40%。加快建设燃煤电厂脱硫、脱硝设施,烟气脱硫机组占全国燃煤机组的比重达到90%左右。燃煤机组除尘设施安装率和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加大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力度,抽采量达到114亿立方米,在全球率先实施了煤层气国家排放标准。
  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使用和生产规模。
  电监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全国共消纳清洁能源电量71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5%,占全部上网电量的20.0%,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其中,水电同比增长24.3%,风电同比增长31.8%,核电同比增长10.7%。9月当月,中国清洁能源发电同比增长43%,其中,水电增长52%,风电增长27%。

新能源战略渐次推进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将继续大幅上升,即将面临着能源短缺的约束。同时,由于中国一直以来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造成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使得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堪重负。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虽然到目前为止,煤炭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主力地位仍没有改变,但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
  世界银行此前的一份报告称,无论以哪种标准衡量,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中国应实现‘绿色跨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中国新能源经过几年的起步阶段后,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其基础已初步建立。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上最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国家,并拥有极其广阔的潜在市场。
  官方数据显示,到2011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3亿千瓦,居世界第一。已投运核电机组15台、装机容量1254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装机容量2924万千瓦,在建规模居世界首位。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47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光伏发电增长强劲,装机容量达到30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积极开展沼气、地热能、潮汐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
  此外,电监会最新数据还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新增水电937万千瓦,风电588万千瓦,全国规模以上水电装机20533万千瓦,同比增长7.1%;风电5521万千瓦,同比增长37.2%,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5.6%。迄今,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从2006年1月1日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对新能源产业的配套鼓励政策,新能源产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正成长为我国未来的新兴支柱产业。
  更重要的是,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而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也为能源发展走绿色之路提供可能。
  目前,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技术取得突破。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井下600万吨综采成套装备全面推广。百万千瓦超临界、大型空冷等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得到广泛应用,70万千瓦水轮机组设计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本具备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建造和运营能力,高温气冷堆、快堆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3兆瓦风电机组批量应用,6兆瓦风电机组成功下线。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制造产业链,光伏电池年产量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此外,沼气、生物质发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在农村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2010年,我国农村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60亿立方米,以秸秆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装机突破500万千瓦,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在偏远农村地区,太阳灶、太阳房、太阳能热水器越来越多。

我国对外能源战略要“和为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工业快速增长,能源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0%左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但值得警惕的是,近年来我国的能源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一方面,因为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较低。而从世界范围看,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仍将是能源供应的主体。
  近年来,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石油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加大,跨境油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不容忽视。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增加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难度。能源储备规模较小,应急能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均会进一步加大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压力也将随之增大。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关注的焦点,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美国在中东屡次发动战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控制能源。
  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并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而在国际上的能源安全与保障会也遭遇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如何保障能源安全,是战争夺取,还是合作共享?《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白皮书中给出了答案:“能源安全是全球性问题,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合作而获得能源安全保障”。
  中国历来以和为贵,讲的是“和气生财”。在能源领域同样如此。中国能源企业遵循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能源合作,参与境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能源工程技术服务合作。同时,中国在能源领域坚持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鼓励外商以合作的方式,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开展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鼓励投资建设新能源电站、以发电为主的水电站和采用洁净燃烧技术的电站,以及中方控股的核电站。鼓励跨国能源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
  中国是国际能源合作中负责任的积极参与者,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能源对话与合作机制,在油气、煤炭、电力、可再生能源、科技装备和能源政策等领域加强对话、交流与合作。
  要保证能源安全,就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能源领域对外开放水平,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能源国际合作,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评论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管理员入口 | 网站logo集 | 联系方式 | 陕ICP备12002721号
联系邮箱:dldzjs@163.com(广告) dldzjstg@163.com(投稿) 在线QQ:0
Copyright 2024, 版权所有 www.dldzjs.com.